“黄浦区是上海文化底蕴最丰富、文化资源最集中、海派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城区之一,传承上海文化根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黄浦责无旁贷!”——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近日,一场摄影大赛的开幕式活动悄然间成为了摄影界、媒体圈等热烈讨论的话题。
“黄浦区是上海文化底蕴最丰富、文化资源最集中、海派文化氛围最浓厚的城区之一,传承上海文化根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黄浦责无旁贷!”
——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
近日,一场摄影大赛的开幕式活动悄然间成为了摄影界、媒体圈等热烈讨论的话题。至今看来,它的热度似乎都不曾减退。
随着新华社、人民网,以及沪上各大主流媒体,先后或争相报道、或纷纷转载,更将这场摄影大赛的开幕式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场摄影大赛开幕式活动的主题为“老城厢地理再发现-繁华始于斯”,由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豫园街道办事处、上海摄影家协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从活动本身来看,毋庸置疑,这是一场高规格的活动。而从活动属性来看,最难得的,是通过这样一场活动,淋漓尽致地输出了老城厢700多年的文化底蕴。
历史的转角:从繁华之源到繁华之都
契合“四个品牌”建设中的“上海文化”品牌,这次摄影大赛宣示了老城厢的文化自信。
那么,从活动主题到场地选址,从节目设计到情境营造,从物料制作到文化输出,700年老城厢文化,主办方是如何娓娓道来的?
缘起
因为深耕
忆往情深
还记得二十年前,你生活的城市什么样吗?
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对这座城市愈发充满热爱,也见证和欣慰于脚下的土地,焕发出全新的面貌。当那些藏身于繁华深处有关土地的记忆、烟火在流逝中逐渐模糊,我们更需要通过来时之路,在斑驳的光影中,去探索历史的纵深和城市发展的脚印。
六月优秀参赛作品《蒸蒸日上》 王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6月5日,由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豫园街道办事处、上海摄影家协会、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老城厢地理再发现——繁华始于斯”摄影大赛在上海豫园热烈启幕。
目的
记录繁华之源
打响文化品牌
日前,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打造一批海派特色突出、城市特质彰显、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国内国际知名文化品牌。
追溯上海现代城市的根脉,位于黄浦区的老城厢地区无疑是“城市摇篮”,涵盖了具有代表性的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众多地标。
为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擦亮“上海文化”金名片,从镜头顾盼黄浦江边历史底蕴,用光影交映老城厢里人文风骨,主办方广邀摄影家和爱好者用镜头记录老城厢,助力打造老城厢这张经典的文化品牌。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上海中央新闻单位和省市媒体驻沪机构工作委员会、中共黄浦区委宣传部等单位部门指导本次摄影大赛。
在城市的发端,在老城厢光影的底色中,打响文化品牌,弘扬城市精神,引领广大市民广泛参与,继往开来,走向繁荣、文明和卓越未来。
六月优秀参赛作品《上海记忆》 金耀华
情境
七百年古韵
近现代印象
上海老城厢区域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它既有古代的历史文化气息,又有近现代的海派潮流交汇,为了表现江南古韵和中西融和,这场摄影大赛开幕式从选址到物料准备,尽显主办方的用心。
繁华始于斯,如果说上海的繁华源于老城厢,那么豫园便又是老城厢的核心。所以说,在这里开启“老城厢地理再发现——繁华始于斯”摄影大赛,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
开幕式举办地:豫园
古典之韵味
在古韵的体现上,主办方可以说是匠心独具。
直到清朝摄影才出现在中国,而在这以前,只有从县志的地图和古籍文字中窥探古上海的面貌。
为了再现老城厢的前世今生,主办方搜集各方资料,请教专家学者,完成了这段完整讲述自建县开始的上海老城厢的沙画。
现场每一把送给与会者的纸扇上的“繁华始于斯”字样都是书法老师亲手书写的隶书、行书,一只小巧可爱的相机模型作为扇坠。每一只盛放文房四宝的纸袋都有手印的“繁华始于斯”大印和薛理勇老师著作《老上海城厢掌故》,文学和艺术在方寸之间交汇。
开幕式伴手礼
以卷轴的形式作为签到簿,与会者在下笔的那一刻已沉浸在古韵之中。楼台上又传来潺潺的丝竹琴乐,将闹市的纷扰隔离,只留来访者心神徜徉在古楼共新宇一处的景致之中。再一段《牡丹亭》营造出古典的氛围,让与会者在开场时便回到百年之前。
一纸长卷,静待宾客盈门
一曲古乐,鸣奏百年繁华
一折昆曲,唱念间引人入胜
近现代印象
在近现代老城厢的体现上,主办方也进行了巧思设计。
走访历史学家和档案馆,收集珍贵清代上海老照片制作成集锦视频。
现场还有报童分发“老城厢地理再发现——繁华始于斯”摄影大赛征稿报纸,令人仿佛进入了民国时期的老上海。
而这十几年的老城厢又是什么样?在签到处和坐席上摆有席子老师的摄影作品集《上海屋里厢》和《上海里弄文化地图:石库门》,可以更为直观地了解现在的老城厢。
征稿报纸
席子老师作品集
为了让与会者更能体会到照片对社会历史的记录作用,户外,还陈列着沪上著名摄影家陆元敏、陆杰、席闻雷的摄影作品,展示了80年代至今,老城厢的面貌、上海人的生活如何变迁,珍贵的历史画面使人身临其境。
摄影展作品
人物
邀群贤齐聚会
话镜中老城厢
这场城市文化的盛会,由黄浦区政府相关领导、沪上主流媒体负责人以及摄影界业内大咖出席。
开幕仪式
为了让这场开幕式更为别开生面,主办方特别邀请黄浦区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作为嘉宾主持,向与会者们将老城厢的历史娓娓道来。
黄浦区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
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在开幕式致辞,指出学习老城厢历史、研究老城厢文化,将有助于铭记历史、积淀情感,找准历史坐标和发展方位。举办摄影展,可以充分展示老城厢文化品牌,宣示文化自信。
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
中共黄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余海虹、黄浦区副区长洪继梁、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副总裁张凤明、黄浦区豫园街道党工委书记曹炯、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冯希蒙等为“老城厢地理再发现—繁华始于斯”摄影大赛启动开幕。
启动开幕仪式
对话沙龙
如何让这场高规格的摄影大赛更具有专业性和文化内涵?
开幕式后,一场名为“对话·镜中老城厢”的沙龙活动在舞台上展开。嘉宾或是讲述豫园的有趣故事,或是从以往的摄影作品中阐述自己的摄影理念和情感,在对话之中,摄影的力量应运而生。
对话嘉宾(左二起):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薛理勇
上海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 陆元敏
《上海画报》资深摄影师、《上海年鉴》特约摄影师 陆杰
自由摄影师 席闻雷
对话沙龙问答环节
首拍仪式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发布摄影大赛的征稿启示,大赛围绕上海老城厢地区展开,分为“记忆”“烟火”“蝶变”三部分征集,分别对应历史、人文、城市变化三个维度,邀民间摄影师、摄影爱好者广泛参与,以胶片的底色、镜头的力度,为老城厢留下珍贵的记忆和温度。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雍和发布征稿启示
繁华始于斯,再发现繁华的这场摄影大赛也从这里开始。
“历史的转角”、“一眼七百年”、“海上凝晖”、“空中豫园”、“百年葱郁”、大境阁古城墙、世春堂、豫园花园、古城公园天际线、城隍庙等豫园十景作为此次首拍仪式的取景地。
拍摄点:海上凝晖
首拍进行中
后续,获奖作品及200幅入围作品将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繁华始于斯”摄影展,并收录到相关摄影集中,形成老城厢文化品牌建设的出版成果。
总结
沉着稳步
厚积薄发
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驱动都市建设发展,到“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引领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关系,在“容”与“融”之间,上海的繁华一幕幕又一章章。
立足红色革命的源头、中西文化的窗口、江南水乡的底蕴,以上海文化标识,创国际文化大都市,老城厢将是国际化的上海重要的文化品牌。在这座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蝶变舞台上,让镜头聚焦黄浦,把流金岁月留住,铸就老城厢这张充满回忆和烟火的历史文化金名片,只需你的一份热爱和“举手之劳”。
六月优秀参赛作品《豫园》 金耀华
摄影大赛火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