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白玉兰”讲坛 |张兆安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与国内外经济形势---陆家嘴金融网

第六期“白玉兰”讲坛 |张兆安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与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 陆家嘴金融网   2024-07-30 17:39:41
  

近日,张兆安作有关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的主题报告。

图片

7月24日下午,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基金会、浦银安盛基金公司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厦门国际银行上海分行联合主办的白玉兰讲坛特邀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区县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研究》首席专家张兆安作有关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的主题报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关德主持了本次活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图片

在报告环节,张兆安首先介绍了全会的主题和决定。张兆安认为,此次全会应该是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三次“划时代”的会议。全会《决定》说明中提出了四项迫切需要:一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
张兆安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总共推出了336项改革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72次中共中央深改委(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超过600个改革文件,指引各方面出台了3000多项改革方案,因此,剩下的,要么都是改革的“硬骨头”,要么是这11年间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和矛盾,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得以化解,这也是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中“进一步”的原因,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要突出“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并阐述了五个特征。在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及2022年10月的二十大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从性质、特点、本质要求、重大原则、重大战略等多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系统阐述,形成了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五个特征分别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特点。
其次,张兆安介绍了关于《决定》全文的框架体系,阐述了三中全会公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聚焦改革原则,系统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张兆安认为,《决定》的框架体系是从两个目标出发:短期目标为“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所有改革任务和思想”,也就是5年之内要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百多余项改革;中长期目标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要实现第二个百年梦。
张兆安讲解了《决定》的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第一部分),是总论,主要阐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个板块(第二至第十四部分),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部署改革事项;第三个板块(第十五部分),主要阐述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
张兆安表示,《决定》的内涵十分丰富,共60条,300多项改革。改革目标主要聚焦七个方面分别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必须围绕六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
张兆安进一步在报告中讲解了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具体的深化改革举措:例如,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是下一步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其中“耐心资本”十分重要;要合理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和税费负担,为制造业进一步减负;要破除服务业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可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完善产业在国内梯度有序转移协作机制;等等。同时,张兆安还从扩大开放、创新体制、教育科技、财政税收体制、金融发展改革、城乡融合发展、土地制度、促进就业、居民收入、房地产调控、延迟退休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解读。
最后,张兆安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与此次深化改革的密切关联性,自2020年疫情发生后,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世界经济也受到了很大冲击,其结果可以用“五个下降”来解释,即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增长下降,全球性停工停产带来短暂的供给下降,在需求下降方面,由于供给下降造成生产资料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波动、由于社会生活受到阻碍造成生活资料需求下降,贸易下降中的国际国内贸易下降,以及投资下降中的国际国内投资下降。当然,这五个下降还引申出人口、就业、收入等方面的下降。这说明,全球经济确实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
从当前世界形势来看,我们还要特别关注到:全球民族主义倾向,一些国家比较排外;反全球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出现新情况,再加上疫情影响、地缘政治变化和局部战争等,一些国家从安全和主权角度出发,都在完善本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重新构建迹象,这对中国可能造成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影响;当然,还有中国的周边环境复杂多变,国际治理体系和格局也正在发生着变化。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在积极应对中推动经济稳定增长。为此,我国推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战略,其中有五个战略特别重要。分别是:一是新发展新格局,也就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预示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市场结构、产品和服务结构等都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涵,尤其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并且把“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农业”作为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三是数字化转型,企业都需要顺应时代变化,加快数字化转型。四是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五是乡村振兴,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梦中很重要的一环。
同时张兆安也提出我国经济面临着五个严峻挑战,首先是内需不振,于是,就需要促进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增长,因此,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七千亿投资,大规模实施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就是为了提升内需。其次是稳出口压力较大,去年下降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开始回升。其三是能源原材料供应偏紧,我国能源利用现状是富煤贫油少气,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其四是就业压力比较大,尽管近年来城镇调查失业率都控制在5.5%以下,但结构性就业问题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其五是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由于受到需求萎缩和成本上升造成的叠加影响,一些企业成本传导机制不畅,企业竞争激烈。
报告最后,张兆安认为,化解国内外经济形势对经济增长的压力,关键在于学习领会好三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好三中全会确定的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推动中国经济攻坚克难,行稳致远。


本文来源: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陆家嘴金融网

责编:顾舒徐

编辑:关乔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3- 2017 CFIC.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2017 陆家嘴金融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28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