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意!流感来势汹汹,如何接招?|《医说健康》第二期开播
每年10月到次年的3月是流感高发季,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近4周,流感病毒阳性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为什么这一轮甲流如此凶猛?甲流与新冠的区别在哪儿?两者会不会叠加感染?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呢?3月15日晚,大型健康科普节目《陆家嘴对话·医说健康》系列直播第2期——“春季流感高发,如何科学防治?”在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程齐俭,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王骁同台对话,为大家带来早春流感科学防治等相关知识。本期节目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视频号、新华社现场云、“陆家嘴金融城”视频号同步直播,累计观看量上万人次,线上互动踊跃。
冬春交际,气候乍暖还寒,昼夜温差起伏,流感进入了高发和流行期。继新冠之后,甲流频频登上热搜。那么,流感、普通感冒、新冠,这三者到底有何区别?程齐俭表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新冠是由新冠病毒所引起的一些呼吸道症状;而普通的感冒,则是由除新冠和流感外其他的病毒,或仅仅是受凉后所引起的一些呼吸道症状。三者有所交叉,但病因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王骁补充道,流感及新冠这一类病毒,变异速度快,具有反复感染的可能性。流感在中医里对应的名词叫做“时行感冒”,“时行感冒”是由相同的病原体传播导致的患病,因此患者的症状都比较类似。但普通感冒往往需要根据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症状进行针对性的下药。针对易感染人群如何做好流感防护,两位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王骁认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群体,接种流感疫苗在流感流行季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对于儿童,家长应依据天气变化替孩子合理增减衣物。他建议,大家应注重饮食健康,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除此之外,多饮以寿眉为代表的老白茶,也能够起到清肺解毒,缓解病症的功效。程齐俭表示,流感是一个极具传染性的呼吸道疾病,为了达到最好的防护效果,在地铁、办公楼等人群聚集的密闭空间,还是应当佩戴口罩。已经康复的病人如想接种甲流疫苗,可以在下一季流感到来前进行接种,这样能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针对治疗过程中部分人存在的误区,程齐俭认为,患者一旦生病,医院通常很难通过输液的方式将抗病毒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因此,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进行静脉补液。同时,程齐俭也不建议大家囤药,市面上新一代抗流感病毒药物速福达(玛巴洛沙韦片),患者遵医嘱服用即可。对于得了流感后是否要尽快就医这一问题,王骁认为,这主要还是看症状的轻重程度。患者患病后,应当自行隔离并观察流感症状,如果症状较轻且休息后逐渐缓解,可以继续居家观察。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并明显影响到工作和学习,患者应立刻到正规医院就诊。《医说健康》系列直播节目是《陆家嘴对话》系列专题内容之一,由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华社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共同发起,与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共同主办,陆家嘴总工会联合主办。每2周1期,旨在通过与医院权威专家的精彩对话,讲好“健康故事”,传递“健康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