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立足于票据市场发展实践和风险防范要求,与时俱进推动票据市场制度建设。
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及票据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何立足于票据市场发展实践和风险防范要求,与时俱进推动票据市场制度建设,进一步促进市场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地保障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成为市场主体关注的重点。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对1997年《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形成《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即业界所称的“票据新规”。票据新规重新定义了商业汇票内涵,缩短商业汇票期限至最长半年,明确了基础设施、电票及供应链票据的定位,首次提出发展票据经纪等要求,给票据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参与此次会议的嘉宾还有来自上海票据交易所、人民银行南昌中支相关部门领导,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货币经纪公司等票据从业人员,以及江西财大金融学院票据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会议由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院长桂荷发主持。
会上,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理事长袁红林致辞。袁红林表示,2023年江西财经大学将迎来100周年华诞,他对各位领导嘉宾和票据界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江西财经大学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及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票据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利抓手,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票据市场制度建设滞后于市场发展,此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可以说是票据市场制度建设的一个重大进步,给票据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机遇。
九江银行行长肖璟致辞。肖璟介绍道,九江银行坚定服务供给侧改革和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持续探索产业链金融发展路径,坚定走差异化特色化金融发展之路,在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方面大步创新,在助力农牧业、铜和钢产业链等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他表示,此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是票据基础业务“大法”25年后迎来的首次全面修订,标志着票据市场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受新规影响,票据支付结算属性将进一步增强,短期融资将成为重点,未来票据在供应链场景中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拓展。
专家分享环节,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执行院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肖小和发言。肖小和表示,《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出台是适应票据市场发展的需要,是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及供应链经济的需要,是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他对《办法》相关章节条款解读,并分析了《办法》颁发后市场变化及原因。他认为,《办法》为《票据法》修订提供参考,有利于未来企业信用信息大数据及信用信息集成化、数字化、应用化发展和票据评级业务的开展,为未来票据市场整体数字化转型、数字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受《办法》影响,票据市场将有个适应过程,票据支付结算属性将得到提升,贴现波动性会降低,票据交易要求将会更高,票据衍生品、票据创新将成为票据市场发展的重点,票据信用功能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肖小和进一步分析了资本、风险、表外风险办法对票据的变化与影响,他认为,《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下步出台,对银行票据业务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票据市场可持续稳定性发展;自2023年7月1日起,《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正式执行,将对银承、贴现、转贴现可能按信用等级分层和风险管理,有利于票据市场稳健发展,但近期来看,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一定时期会适当影响票据业务,长期来看将有利于票据业务发展。
对于新规影响下参与主体应该如何应对,肖小和指出,市场主体应该认真学习文件,吃透新规精神,认真分析本行票据历史发展规律及客户票据变化信息,明确本行面对新规执行所处的地位和业务发展重点,针对不同战略定位采取有效措施,营销市场,开拓创新,统筹票据,综合考核,防范风险是重点。
招商银行票据经纪部原总经理、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资深专家李明昌发言。李明昌表示,票据等分化和期限缩短为六个月两大新规,使票据业务原始结算功能显著增强,未来的趋势是票据将沿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结算链条,进入更多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结算管理和融资管理的基础产品,票据业务发展空间在纵向上也将得到极大拓展。对此,票据经营思路也要彻底转变。一是要有链式思维,紧紧围绕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好企业的票据结算、融资、管理等需求。二是要有场景意识,票据的流动性决定它绝不是单点和单个产品的经营模式,而是要围绕企业上下游搭建不同场景,配套相应产品,找到契合客户需求特点的个性化综合服务方案。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秘书长秦书卷发言。秦书卷表示,《管理办法》具有六大看点:内容全面,呼应多个办法和热点问题;期限缩短,保护中小企业权益意图明显;基础关系,回归《票据法》中“真实交易关系”;票据经纪,给未来票据市场留下想象空间;供给质量,明确承兑和保证金比例控制;信息披露,强化票据信用惩戒机制。秦书卷认为,《管理办法》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市场供给短期将下行、长期有所回升,票据市场信用环境将会越来越好。未来场景金融中票据运用将被激活,“专业机构+票据”将成为供应链金融新的解决思路。
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敏智发言。周敏智从票据业务量及社融角度分析了2023年以来票据市场变化,他认为,新规是票据市场基石类制度,其出台引发了票据市场很多新的遐想。尽管短期来看,票据市场短期会有一定的震动和阵痛,但长远来看,会对规范票据市场、票据市场健康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周敏智表示,新规对票据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对监管尺度的困扰;二是信息披露机制长远来看有利于形成良性信用体系,但企业短期内需要有个适应的过程;三是新规对贴现人以及经纪机构的放开开启了很多未来想象的大门。
招商银行南昌分行票据业务部总经理黎毅发言。黎毅表示,期限缩短虽然对于企业开票意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强化了票据支付结算属性,对融资和套利性质的票有一定的抑制。受新规影响,银行票据业务审核驱严,操作及审批流程更加严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降低了客户业务办理体验。黎毅指出,新规强化信息披露及信用约束机制,保障了信息披露工作制度的无缝对接;明确贴现申请人资质,明确自然人作为贴现人主体,针对个体工商户予以政策放开,扩大客群,更加有利于通过票据服务实体经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受贷款规模和资金成本影响,新规下票据流失,转开其他品种,都是亟待解决的客观事实。
此次会议在新规出台背景下,对于票据市场发展变化开展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度分析,对于票据市场未来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的参与方之一江财九银票据研究院致力于搭建票据交流平台,共享优质资源,持续为推动票据市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协助提升票据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来源:陆家嘴金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