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强基,行稳致远,信息披露助力票据发展---陆家嘴金融网

固本强基,行稳致远,信息披露助力票据发展

      2020-12-30 16:23:08
  

12月23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12月30日上海票交所配套发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

为防范票据业务风险,加强票据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保障持票人合法权益,2020年12月23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商业汇票信息披露的公告》,12月30日上海票据交易所配套发布《商业承兑汇票信息披露操作细则》(以下合称为"信息披露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对解决当前商业承兑汇票和财务公司承兑票据(以下简称"商票"和"财票")存在的诸多问题,推进票据市场的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信用存疑,透明度低,商票财票"问题多"

当前,商票和财票存在信用度不高、信息透明度低等不足,流动性和融资性偏低,时有过度承兑、恶意拖欠等信用风险问题。

(一)商票和财票的市场流动性偏低。与银票相比,商票、财票的企业间背书流转率和金融机构间转贴现交易流转率均偏低,表明商票、财票的市场接受度较低,市场活跃度不高。

(二)商票和财票的融资率较低。企业持有的商票与财票贴现融资比率低于银票贴现比率,金融机构持有的商票与财票回购融资比率也明显低于同期银票比率,反映出商票与财票尚未能充分发挥其融资功能,融资性偏低。

(三)个别商票和财票存在过度承兑、恶意拖欠等情况,给持票人带来信用风险。承兑人超过自身偿债能力过度承兑票据、恶意不兑付到期票据,持票人由于事前无法获知相关信息,导致相关票据到期后无法兑付,产生信用风险。目前个别企业和财务公司存在上述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票和财票的信誉。

二、因事为制,对症下药,信息披露解难题

商业信用体系不健全造成了当下商票和财票的发展困境。建立商业汇票信息披露制度,能有效帮助解决商票、财票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痛点与难点,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市场接受度,增强市场流动性与安全性,推动票据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一)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了承兑主体的披露责任。此次人民银行和票交所发布的信息披露制度直接针对商业承兑汇票,同时明确"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参照执行"。制度要求承兑人"应当"进行披露,并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明确规定了承兑主体的披露责任和披露要求,使得商票和财票信息披露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较广的覆盖面。

(二)信息披露制度提升了市场参与者信用风险防控能力。一是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披露承兑信用信息,包括"累计承兑发生额"和"承兑余额",可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提前了解承兑人承兑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度承兑的信用风险,制约承兑人超过兑付能力过度承兑。二是承兑信用信息包括近5年内"累计逾期发生额"和"逾期余额",使市场参与者能够了解承兑人的中长期票据信用状况,并促进承兑人提升商业信用意识,制约恶意拒付等不守信行为。

(三)信息披露制度优化了票据市场信用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要求对存在"有权机关认定为伪假电票账户"、"连续三个月未披露承兑信用信息"、"6个月内出现3次付款逾期"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的承兑人进行市场公开提示,增加了承兑人违约成本,有助于强化商业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票据市场信用环境。

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商票、财票发展困境的基础性、制度性安排,其发布与实施可有效提升商票和财票的信息透明度,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制约商票和财票承兑人虚假、过度承兑、违约等失信行为,从而增加商票和财票的市场接受度,增强商票和财票的流动性与融资性,提升承兑人的承兑意愿,形成商业信用发展的良性循环,推进票据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3- 2017 CFIC.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2017 陆家嘴金融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28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