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金:努力做成“百年老店”,担起更多社会责任
CFIC导读
◆请关注6月17日晚21:48分央视二套《财经人物周刊》,走近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十八岁离家闯荡,
加入了温州十万购销大军。
二十三岁以惊人的气魄,
架起第一条私人出资的空中航线。
三十六岁临危受命,挽救公司于危难。
从打工仔到3家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他,就是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
请关注6月17日,今晚21:48分央视二套《财经人物周刊》
提起王均金,一般人可能并不熟知。但提起早前以均瑶奶业闻名的均瑶集团,人们却并不陌生。均瑶集团的命名者,当时的董事长王均瑶,也以个性鲜明、敢想敢干成为了商界翘楚。而伴随着王均瑶的英年早逝,弟弟王均金接任了均瑶集团的掌门人。没有了大哥的引领,接棒的王均金能否带领企业更好地前行,成了一个被外界纷纷揣测的谜......
白手起家
浙江温州的苍南县,有着“中国第一农民城”的美誉。上世纪80年代初,王均金兄弟三人就出生在这里,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
改革开放初期,王均金跟着大哥王均瑶做起了小买卖。从最简单的赚钱方式开始,他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寻找机会。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当全中国人民沉浸在亚运会所带来的喜庆与欢乐的时候,王氏兄弟从中寻觅到了商机,一下子做成了几百万的生意。
王均金:“亚运会期间,所有汽车都要贴标志,长城太阳的标志。那个时候我们拿了三个省的业务量,应该说真正赚的第一桶金就是这一块。”
胆大包天
在走南闯北、打拼奋斗的过程中,王氏兄弟深切感受到了交通不便的痛苦。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性格,激发了他们琢磨起一件别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承包飞机。
那个年代,民营资本要想进入进民航运营可谓天方夜谭。而包机步骤与流程的复杂程度,所需的各种证明就足以让人却步。
均瑶集团原副总裁 李涛:“签订一份意向之后,还有一大摞的表格。方方面面的印要盖一百多颗,他居然去一个一个盖过来了。”
1991年7月28日,一架苏式“安24”型民航客机从长沙起飞,平稳降落在温州机场。它的出现标志着国内出现了第一条由农民出资的空中航线,有媒体把这次飞行称之为“胆大包天”。那一年,王均金兄弟三人分别是25岁、23岁、和19岁。
信心大涨的王氏兄弟正式建立天龙包机公司,相继开通了全国各大城市50多余条包机航线。2002年,天龙包机公司搬到上海并发展成为均瑶集团,王氏兄弟以雄厚的资金入股武汉航空公司,均瑶集团占18%的股份,成为中国第一家投资国家民航业的民营企业。同年,旗下均瑶牛奶成为家喻户晓的乳业品牌。
临危受命
2004年,大哥王均瑶因病不幸离世,重担落在了内向稳重的二哥王均金身上。那一年,王均金36岁。
王均金:“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在怀疑我能不能胜任,我行不行?”
没有人知道,王均金的内心承受了怎样的压力。如何让均瑶品牌经久不衰?航空、乳业、物流、地产、商业等各大板块该如何梳理?王均金提出“百年企业”的目标,并开始企业瘦身行动。砍掉业务,但不裁掉一个员工,这一具有“人情味”的做法为王均金赢得了人心。
2006年9月25日,中国民航大家庭正式多了一个新的身影,吉祥航空公司,王均金如愿完成了这一家族梦想。接任董事长的两年时间,王均金将航空、教育、服务、企业社会责任、为顾客创造价值、财务计划,连成一个完整的圆,圈住了核心目标“百年老店”。他用自信和沉稳,让人相信,均瑶集团已经安全地处在“王均金时代”。
王均金:“人走了,你怀念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企业做好。今天均瑶品牌还在。”
王均豪:“有一句话叫做“你办事,我放心”。永远不会有什么怀疑,我们三兄弟确实就这么简单。”
接棒奔跑
2014年底,吉祥航空的控股低成本子公司九元航空在广州首航;次年吉祥航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5年伊始,由均瑶集团发起的华瑞银行,作为第一批民营银行获批开业。
2018年,波音公司的领导将一把波音787梦想飞机的钥匙交到了王均金的手中,王均金计划用波音787实现开通吉祥航空洲际航线的新梦想。
接棒十几年来,王均金执掌的均瑶集团,已经完成了转型调整,成长为一个跨行业的企业集团。拥有3家A股上市公司、近两万名员工、年营收入几百亿。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做加减法,使之具备可持续的增长能力,在新兴业务上做乘法,使之成为未来新增长极,这是王均金开启均瑶“新航线”的钥匙。
王均金:“企业越大越不是你的,但为什么还要不断把企业做大呢?做大了可以尽更多的社会责任。每一家企业都来多尽点社会责任,社会就大和谐了!”
本文来源:央视财经人物周刊、上海市浙江商会
微信编辑:顾舒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