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奥斯坦称,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开始把钱花在医疗、教育和金融服务业上。依赖于出口和设备投资的经济结构最终还是要转向内需主导。
外媒称,在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世界经济能否挺过目前的困难局面?就此《日本经济新闻》采访了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奥斯坦·迪安·古尔斯比。8月29日作了如下报道:
问:中国的股市和汇市都出现了大幅波动。
答:这有中国经济放缓的原因。虽然经济增长率可能低于公开数据,但实际情况仍不十分清晰。当局越是隐瞒准确信息就越难把握真实情况。还可能导致市场动荡、价格剧烈波动。
中国股票市场可能正在经历泡沫破裂的过程。有多严重取决于金融杠杆的效应有多大。
问:中国经济能挺住吗?
答:从中长期角度看,我是抱乐观态度的。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像日美欧消费者那样开始把钱花在医疗、教育和金融服务业上。依赖于出口和设备投资的经济结构最终还是要转向内需主导。但是结构转型的道路绝非坦途。
问: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难以消除。
答:欧洲面临的结构性问题根深蒂固。如果为期三年的对希腊援助到期,欧元区恐将重现危机。新兴国家也将在中国经济减速和商品价格下跌中苦苦挣扎。在世界范围内,看起来已经克服了通缩问题的日本或许还算良好一类。
问:美国是否会暂缓加息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答:美联储似乎想要在9月加息,我认为应当再观望一段时间。近来市场的混乱让这种情绪变得更为强烈。不能过分夸大美国经济的强大,这可能导致新兴国家资本外流。只要现在的动荡局面没有改观,美联储也会倾向于暂缓加息不是吗?
问:对于美国的经济实力您怎么看?
答:可以肯定是在稳步恢复中。虽然也受到中国经济走势的影响,但仍有可能在今年实现2%至2.5%的实际增长率。如果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各种调整最终结束,潜在的经济增长也将回归正常水平。我不赞同美国经济将陷入长期停滞的论调。
但美联储对于眼下美国经济的看法似乎过于乐观。虽然泡沫破裂后复苏能力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弱化,但部分原因在于过去数年间不断有正面预期被滥用。为了展现出不允许泡沫膨胀的姿态,急于加息是错误的。
问:美国国内对美元升值存在忧虑。
答:出于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美元一直在缓慢升值。此时又赶上中国让人民币贬值,让本币贬值的竞争似乎已经出现。美国的产业界和国会将不得不为美元的进一步升值陷入神经质状态。要求对汇率操纵国采取强硬措施的呼声已经出现,也有人担心《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无法按期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