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稳中略升。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分别为7.1%和7.2%,全年GDP增速可能为7.1%左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其官方微博发文称,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稳中略升。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分别为7.1%和7.2%,全年GDP增速可能为7.1%左右。
连平表示,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保持温和复苏态势。发达国家增长将会有所加快,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整体经济增速可能放缓。其中,美国将呈现“中速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一中两低”特点,全年增长可能达到2.5%。希腊债务和退欧问题终于在讨价还价和相互妥协中得到暂时缓解,欧洲经济整体处于改善过程中,全年欧盟经济可能增长1.3%。日本经济刺激政策接连发力,日本经济增长在停滞一年后出现温和复苏,全年增长可能为1.6%。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外部环境。
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稳中略升。在需求改善和政策支持下,出口增速将趋回升,全年出口可能实现3.2%左右的低速增长。进口可能继续负增长,但剔除价格因素,上半年初级产品进口的数量是在增长的。贸易顺差可能达5000亿美元左右,贸易顺差占GDP比重可能升至4.9%,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可能升至2.8%,净出口对经济增长正向拉动力增大。
连平指出,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比上半年小幅回升。房地产投资增速触底企稳、大量项目出台拉动基础设施投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等将推动下半年投资回稳,全年投资增长可能达13%左右。消费刚性、居民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速、低基数效应和房地产交易回暖将支持消费平稳增长。消费正在形成新的增长点,全年消费名义增速可能为10.8%左右。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升值的背景下,消费外流现象日益严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下半年物价水平仍将低位徘徊。受猪肉价格回带动,CPI将小幅回升,全年涨幅可能达1.5%左右,低于去年。总需求改善和基数效应将导致下半年PPI降幅收窄,工业通缩压力将有所减缓,全年PPI同比可能为-4%。
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了一系列新的投资项目,涉及棚改、铁路、轨交、公路、水利等;“一带一路”有关省份则推出上万亿的建设项目,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加快,长江中游省份围绕城市群建设规划出台扩大投资的相关措施。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的放缓,下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会较上半年回升,全年达20%左右,在稳增长中发挥关键作用。
连平表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将逐步显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逐步落到实处。2015年财政赤字规模计划1.62万亿左右,加上去年未使用的预算结余和今年1-5月财政盈余,下半年财政赤字实际可用额度为2.4万亿元。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向偏松方向调整,央行已经四次降息和三次降准,其效应将在下半年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
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而实际融资规模会有明显扩大。因为随着2-3万亿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实施,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将会在债务腾挪后,盘活原有额度,实际增加相应的融资和信贷投放。而地方政府发债是不计入社会融资规模的,因此增加的2-3万亿地方政府债务将不会在社会融资规模中体现出来。如果金融机构在需求回暖下积极进行了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平稳增长,则意味着下半年实际融资会比预期多增长2-3万亿,从而更有力地支持经济增长。从6月份的金融数据看,这种可能正在成为现实。
随着四次降息和三次降准以及一系列定向调节措施效应的逐步显现,下半年社会融资成本也将会有明显下降。6月末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有明显回落。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7%,比上年末下降64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01个基点。6月末企业整体融资成本是6.32%,比上年末下降68个基点,比上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随着利率下降和PPI的回升,下半年实际利率也有可能出现2-3个百分点的下降。可见,下半年的货币金融环境总体上将较为宽松,流动性会十分充裕。
连平在文中提到,随着积极因素的逐渐积累,2015年我国经济增速可能前低后稳,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可能分别为7.1%和7.2%,全年GDP增速可能为7.1%左右。虽然经济增速比上年明显下行,但经济增速下降趋势放缓,从过去高速增长下降为中高速平稳增长。
经济结构转型与去产能持续推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将进一步得到提升。经济结构将持续改善,第三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在上半年推动GDP增长了4%,比去年上升0.4个百分点;今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提升至58%左右。而上半年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至39.8%,为1991年以来首次低于40%,推动GDP增长2.8%,比去年下降0.6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将超过1000万,就业形势并未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而变差,而是较为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