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希腊债务危机演变过程---陆家嘴金融网

详解希腊债务危机演变过程

   陆家嘴金融网综合   2015-07-06 18:26:36
  

7月6日,希腊内政部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在5日就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改革换资金”协议草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反对者获胜。

7月6日凌晨,希腊内政部凌晨公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在5日就是否接受国际债权人“改革换资金”协议草案举行的全民公决中,反对者获胜。

▇希腊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

2015年6月30日,希腊未能偿还当天到期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约15亿欧元贷款,成为对IMF拖欠款项的首个发达经济体。

希腊的债务危机可以追溯到2001年。当时的希腊早已债台高筑,但为了顺利加入欧元区,希腊政府求助于高盛公司,掩盖了事实上的债务危机,为日后更大危机埋下了隐患。

危机爆发期

2009年10月,希腊新一届政府宣布前任政府的统计数据有误,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预计将分别达到12.7%和113%,远超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3%和60%的上限。希腊债务问题浮出水面。同年12月,全球三大评级公司相继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

危机升级期 

2010年5月2日,欧元区成员国决定启动希腊救助机制,和IMF在未来3年内为希腊提供1100亿欧元贷款。希腊同日宣布大规模财政紧缩计划。5月10日,欧盟决定联手IMF设立一项总额高达7500亿欧元的稳定机制,阻止希腊债务危机蔓延。 

危机深化期 

由于希腊难以达成预定减少赤字目标,其债务违约风险大增,退出欧元区的概率也在增大。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3000多亿欧元政府债券中的绝大部分就可以不了了之。为防止希腊做出极端决定,2012年3月12日,欧元区财长会议正式批准1300亿欧元的希腊第二轮救助方案。

危机震荡期 

希腊的紧缩和改革政策使财政状况有所改善,从2013年开始基本实现盈余,2014年重返国际资本市场并出现小幅经济增长。但严厉的紧缩措施使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2015年1月25日的希腊议会选举中,主张结束紧缩措施、就救助协议进行重新谈判的激进左翼联盟党获胜。随后几个月希腊新政府和债权人的谈判没有达成一致。6月28日,希腊决定把解决债务问题协议草案交全民公决。


希腊债务危机的主要成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希腊债务危机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既有希腊自身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内部原因,也有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元区体制束缚等外部原因。

产业结构单调 

希腊工业化进程远比其他欧元区国家缓慢,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剧烈,无法依靠发展内部实体经济发展来减轻赤字,出现债务危机时只能依靠外债。

政府过度举债 

外债比重持续增加是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希腊政府将一大部分借款用于与欧元区高福利国家攀比、通过超额公共支出提升政绩、用旧债换新债等对提高生产力效率贡献度较低的活动中,赤字水平短期难以快速削减。

过激的财政政策

希腊成功加入欧元区后,为了追赶欧元区其他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希腊连续八年实施了扩张的财政政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继续透支政府信用,推行高赤字经济刺激计划,为债务危机的滋生提供了土壤。 

欧元区的制度缺陷 

欧元区内有统一的货币政策,却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单一货币政策无法满足所有国家的经济调控需求,成员国只有采取财政刺激政策,以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就加大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增长的可能。

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作用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在欧洲的蔓延,使希腊的外向型主导产业遭受严重冲击,不能再通过经济增长来支撑债务负担。主权债务规模上升及信用评级下调,使融资难度加大,最终导致债务危机爆发。


▇希腊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

希腊债务危机不仅严重冲击了欧盟经济,对欧洲一体化进程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而且引发了一系列地缘政治效应,对欧盟的权力结构形成了强烈冲击。

引发欧洲信任危机 

随着从希腊发源的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许多欧洲国家被迫出台财政紧缩措施,大幅削减公共支出。这让早已习惯了高福利待遇的欧洲民众感到难以接受,各国反对党也借机发难,社会出现了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减缓欧洲经济增长 

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债危机,使欧盟出台的一系列振兴经济政策成效有限,目前没有迹象显示长期低水平的需求导致的通缩威胁和接近历史高位的失业率问题能够被解决,因此欧洲有可能陷入经济停滞。

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忧虑 

退出欧元区将使希腊经济和社会在短期内将付出沉重代价,但也让希腊对自己的货币、贸易、投资政策有更多的自主权。对债权人来说,希腊的退出将可能使自己此前的数千亿欧元救助贷款无法收回。同时希腊的退出将破坏欧元区的完整性,动摇欧元的地位,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使欧盟更难应对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问题。在安全上,希腊的退出将使欧盟失去一个极为重要的战略支撑。


▇希腊债务危机的一些启示

尽管希腊经济规模较小,在各个经济体中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其债务危机的发展过程仍然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数据不能弄虚作假 

数据一旦不准确或者存在重大错误,那就可能发出错误的经济运行信息,从而导致公众的误判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错误。

经济结构调整的弹性非常重要 

任何经济体,如果由于政治选举利益的考虑,或者制度性原因导致了经济结构的僵化,难以对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及时反映,则有可能出现竞争力低下,并进而导致危机。

各种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具要协调匹配,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也要进行合理的职能分配 。

要针对地区发展的差异性,利用各种政策工具加以互补,把握中间的平衡;还要注重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建立相应的政策互补机制。


▇希腊债务危机的演变看点

一:6月30日不还钱后果

首先,希腊将无法再获得IMF贷款。根据IMF相关规定,只要欠款国家未还清贷款,那么该国将无权继续从IMF处获得融资。其次,如果在两年后希腊仍未能偿还这笔债务,则有可能被剥夺IMF成员资格。不过,IMF贷款不同于金融市场融资,对IMF违约不会像美国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破产那样,对全球金融链条产生冲击。

二:金融市场有准备

目前来看,希腊债务危机不太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海啸”,短期看市场会有波动调整,但冲击在市场可承受范围之内。

多家投行认为,希腊债务问题由来已久,市场、银行以及整个金融系统对此已有准备,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有所增强。高盛特别指出,由于欧元区银行流动性充足,加上对希腊的直接风险敞口已经大大降低,希腊债务危机通过银行蔓延的风险很低。

三:7月5日公投

国际债权人6月25日提出解决希腊债务危机的协议草案,计划将6月30日到期的希腊救助协议再延长5个月至11月底。其间,希腊可获得四笔共155亿欧元贷款。但前提条件是,希腊继续实施一系列紧缩和改革措施。这一协议草案遭到希腊政府的拒绝。希腊政府提议于7月5日就是否接受债权人的协议草案举行全民公投。民调显示,多数希腊人支持国家留在欧元区并与债权人签署解决债务危机的协议。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希腊公投结果为“赞成”,希腊政府需接受债权人的提议。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表示,如果大多数希腊民众赞成协议草案,他将辞职以便为新的选举或成立民族团结政府铺路。而如果希腊公投结果为“反对”,且债权人拒绝发放进一步的援助,希腊可能别无选择只能退欧。

四:7月20日还款日

希腊债务危机更为关键的一个时间节点是7月20日。届时,欧洲央行持有的35亿欧元希腊国债将到期。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个高风险事件,违约将导致欧洲央行切断紧急流动性援助资金,这也可能成为希腊退出欧元区的第一步。

五:是否退欧

目前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空前加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欧洲媒体的公开报道,目前欧元区和欧盟的法律条文当中,并无“开除某一国家”的选项,除非其自愿退出。希腊财政部长瓦鲁法基斯表示,希腊并不打算离开欧元区,也没人能强迫其离开。

希腊不愿退欧,理由很简单,因为一旦退欧,希腊经济和社会至少在短期内将付出沉重代价。一些经济学家预测,退出欧元区将会让希腊人以欧元计价的资产立即缩水50%,通货膨胀率可能会高达35%,国内生产总值将再下跌8%。

对欧元区来说,希腊退出同样弊大于利,不仅已经借给希腊的数千亿欧元贷款将无法收回,而且欧元区坚不可破的观念一旦被打破,风险难以预测。不仅如此,在政治层面上,希腊退出欧元区还将使欧洲一体化进程严重受挫,使欧盟更难应对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问题。从安全角度看,希腊退出也将使欧盟在地中海失去重要的战略支撑。简言之,救助希腊的经济代价可以计算,但将希腊踢出欧元区的后果难以估量。


▇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影响小

希腊债务危机的影响也会波及中国,虽然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小,中国显然也在绸缪应对。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可以考虑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参与对希腊的援助,从而在全球经济治理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拓展空间。从全球货币体系看,希腊危机削弱欧元影响力,美元凭借储备货币地位“绑架”世界经济的内在矛盾将更为凸显,人民币则可通过加快国际化进程为全球货币体系多元化作出贡献。

(编辑:孙悦宁)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3- 2017 CFIC.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2017 陆家嘴金融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28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