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中国金融开放与自贸区---陆家嘴金融网

张军:中国金融开放与自贸区

张军    陆家嘴金融网   2015-05-15 14:17:06
FOCforum   

张军:在谨慎原则和金融开放秩序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这个层面上,我觉得要加快步伐。

5月15日至16日,由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陆家嘴管委会、海银财富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自由贸易区与开放新阶段”高峰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张军出席并演讲。主题:中国金融开放与自贸区。

演讲嘉宾:张军

图片摄影:陆家嘴金融网 周洪鹏 

今天很难得有这个机会跟大家简单的讨论一下关于中国金融开放的问题。其实我并不做这方面的很多研究,但是从做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研究过程中,深感金融开放的迫切性。所以今天借这个论坛谈谈自贸区在这个上面为什么会把金融的开放作为试验的最重要的内容。我大概要讲三个:

第一个,中国现在是很需要金融的开放;第二个,我们都知道,金融的开放,其实有巨大的风险;第三,自贸区的试验责任是重大的。关于为什么要金融开放?早期我做了很多研究,关于经济发展和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无论从经济学文献里面还是从大量的经验观察,我们都发现金融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是有不可分的关系。金融需要不断地深化来支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就提出更高的关于金融深化金融开放的要求。可是在中国的36年的改革开放历史上面,金融开放是相对滞后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我们不需要跟境外的金融市场有太多的联系。不过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机会,是在过去的十年逐步形成。因为中国经济在2002年以后进入了一个平均10%的增长阶段,这十年,到差不多2012年经济减速,降到7%左右,但2002年到2012年10%的增长的特点是金融财富的增长特别快,很大程度上跟土地有关系。土地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这就使得我们的家庭、企业包括政府,资产负债表里面的金融成分的占比很高,家庭的金融资产里面估计拥有的房产占了70%。金融资产快速的积累,实际上提出了金融开放的巨大要求。大家抱怨我没有投资机会,这个潜台词是说我们的金融市场还不够开放。

差不多在几年前,我印象中美国的《外交》杂志上面做了一个很有趣的争论,组织了一批人有一个讨论,这个辩论里面有两个人,一位是Arvind Subramanian他前两年回到印度做了莫迪总理的信息经济顾问,另外一位是Derek Scissoss。全球的经济版图里面,中国无论是GDP还是贸易都是到了超过美国的成果。但第三个变量选择的是外部金融强势或者外部金融的实力,这个就有争论了,中国现在有外汇金融的实力吗?Arvind Subramanian说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外汇实力。我后来写邮件给Arvind Subramanian,他说外国人要谨慎地告诉中国,你们什么东西做对了,什么东西没有做对。金融的开放呢,我想Arvind Subramanian的意思是说,外汇储备或者中国债权国的地位未必是一件坏事情,因为中国在过去三十年增长很快,所以我们不能告诉中国他们做得不对。但2008年以后,我相信中国在外汇金融实力上面进入了转折,从单纯的一个债权国的地位开始逐步走向海外资本的输出,人民币开始有大量的离岸中心,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在加快,这些都是金融在开放阶段上面的重要表现。当年这场争论,在今天回过去想的话,引导了人们去关注中国金融开放这样一个重要事件的方向。

金融开放固然是很重要,我们国内从增长跟金融财富的快速积累来讲,显然也到了金融深度开放的阶段。但是我们都知道,金融开放其实是有巨大的风险。国际经济研究所有一本书专门讨论2008年以后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的自由化和全球金融融合的后果。他们可能会提醒说很多国家在金融开放过程中,因为跟全球的金融有巨大的融合,所以实际上就有危机的巨大风险。我就想到卡门,还有哈佛大学的Kenneth  Rogoff说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均等的,三十年代的美国、九十年代的日本还有2008年以后的金融危机,恐怕跟金融全球融合的趋势有很大的关系,每一次试图去加快金融的全球融合的步伐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些巨大的金融风险,这个方面的文献讨论还是比较多。我觉得很有必要去看看2008年以后这些智库做的研究报告,在那些金融自由化比较快的新兴市场经济关系,比如说金砖国家里面,除了中国以外,很多国家经受了2008年以后全球金融危机巨大的拖累,因为有巨大的风险,所以很难排除在金融开放过程中,特别是全球金融融合之后,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为什么在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开放的程度金融方面是最低的,这还是一个非常谨慎的做法,未必有不对之处。

最后我想谈谈关于自贸区的话题。刚才佟校长说我们自贸区是一个试验区,我就住在自贸区边上,但后来自贸区扩容以后,我就被圈到自贸区里面了,因为我住在浦东金桥,我现在也不知道作为自贸区的居民,我有什么可以投资的机会。我每天都看到自贸区的那个牌子,有一个括号叫试验区。可是在刚刚宣布自贸区的时候,我当时不是很理解,我那时候表达的看法是说,自贸区为什么去做金融的试验?金融的试验可以在自贸区里面做吗?那时候一直有这样的疑问。有一些学者甚至提出金融开放放在自贸区里面,会拖累金融开放的步伐。那时候很多学者对金融不断开放的想法装在自贸区里面有质疑。全球自贸区协会的主席说,中国的自贸区是一个创新。意思是中国自贸区做的事情,跟我们大多数自贸区做的事情不一样,所以只能理解为一个创新。上海自贸区是一个非典型性的自贸区,所以我们做的事情是以金融的试验为主的。我想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阶段上面,金融的开放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金融的开放有巨大的风险。所以中国的金融开放这样一个战略,可能需要自贸区这样一个可控的平台来推进。我想这个不知道是一个巧合还是一个顶层的设计,但看起来,如果这样来思考自贸区的试验价值,我相信大家会满怀信心的。

在几年前,有一篇文章专门讲到中国的金融开放可能要遵循顺势,提到的第一个顺势,应该是要加快方便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现在看起来,我们看到的中国金融开放里面,最明显的一件事情,中国在加快海外的直接投资。然后第二个阶段,可能要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认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阶段。自贸区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使命是人民币的国际化,因为现在大量的人民币的离岸中心资本需要回流,中国的企业可以在海外用人民币来融资,当然也可以用外币来融资,这些问题在自贸区政策层面上我相信已经解决了。第三个,所谓经常资本帐户的可兑换,这件事情并没有给出时间表,这件事情可以有无限的推迟,什么时候能做得到,取决于很多条件。所以我现在觉得自贸区的试验,目前一个基本的架构,遵循的谨慎原则,同时遵循的是金融开放的原则。我看现在ODI将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开放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开放在这样的框架里面变得可控。

当然因为金融的试验成为自贸区目前主要的使命,特别是上海自贸区。在这种情况下,它到底是太快了还是太慢了。我记得去年什么时候,一个外国的记者采访我对自贸区怎么看?我说太小,太慢。现在太小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已经扩容了,太慢的问题现在看来还是持续。它其实是整个金融的开放方面,包括社会监管的政策方面,是非常非常的缓慢,现在进到自贸区里面的金融机构能做什么,现在还在讨论,我觉得不能光停留在讨论的层面,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觉得在谨慎原则和金融开放秩序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这个层面上,我觉得要加快步伐,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想法。谢谢。

本论坛由陆家嘴金融网现场直播,根据张军现场演讲内容整理而成。转载请注明“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3- 2017 CFIC.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3-2017 陆家嘴金融网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2873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