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宏观经济资讯综述
【宏观数据】
一季度FDI同比增长11.3%
商务部4月16日发布一季度的商务运行情况。其中,1-3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861家,同比增长2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14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3月当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030家,同比增长0.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6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一季度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图片来自网络)
1至2月我国铁路设备出口同比增长51.8%
商务部16日早间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达到9.6亿美元,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 3.09亿美元,占32.1%;汽车制造业2.19亿美元,占2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4亿美元,占21.2%;铁路、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9113万美元,占9.5%;金属制品业7834万美元,占8.1%。与此同时,相关设备的出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1-2月我国铁路设备,包括铁道及电车道的机车、车辆及相关零件的出口超过6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了51.8%。
一季度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9.6亿美元
商务部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达到9.6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说,商务部将采取多项措施继续推动中国装备产能“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
【政策趋势】
上海市委书记:二季度拿出科创中心总体方案
上海市市委书记韩正15日在嘉定区调研时强调,二季度,要拿出全市建设科创中心的总体方案,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
外交部:中巴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旗舰项目
15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就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问题答问。当被问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何作用?”时,洪磊指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是当前中巴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构想和巴基斯坦提振国内经济发展战略对接的重要体现,是“一带一 路”建设的旗舰项目,搭建了两国务实合作的战略框架。
商务部:三地自贸区挂牌进入倒计时 具体时间尚不知
沈丹阳4月16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就粤闽津三地自贸区挂牌进入倒计时一事表态,“进入倒计时是对的,具体挂牌时间真没办法告诉你,因为现在我也不知道。”
商务部:2015年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拉动力量
商务部研究院16日发布的《2015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2015年服务消费的增速或将远高于商品消费,其中居住、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增速加快,交通和通信消费增长更为明显。
北方首个自贸区以开放倒逼改革蓄势待发
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目前天津自贸区的轮廓已日渐清晰,将突出天津特色,与上海自贸区形成互补试验、对比试验,着力打造转型升级新引擎、开放经济新动力、区域协同新平台、制度创新新高地。
工信部牵头三部委联动落实光伏新政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电子基础处处长乔跃山15日说,下一步要深化光伏政策的配合,近期工信部将会同银监会、能源局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强行业制造规范、信贷融资、电站建设补贴发放的联动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召开电视电话会 启动军民融合专项
工信部16日召开电视电话会,启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选取促进民用飞机、民用船舶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等12项任务作为此次专项行动重点,称将在年内取得标志性、阶段性成果。
上海争取年内实施离境退税政策 力度望超海南
4月16日从上海市政府网获悉,据了解,上海将争取成为除海南岛之外,首批离境退税政策试点城市。上海市旅游局局长杨劲松15日在接受访谈时表示,目前我们正在遴选退税商店,将覆盖境外游客经常光顾的景区(点)、商业区,方案已经上报,争取年内在上海正式实施离境退税政策,有力推进上海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
【市场规范】
安监局将对所有对二甲苯企业展开全面检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4月15日召开动员会,部署对全国所有对二甲苯(PX)生产企业立即开展会诊式诊断、全方位检查。安监总局明确了12项重点检查内容,邀请专家组成4个检查组。每个检查组负责检查3家至4家对二甲苯生产企业。各检查组将汇总分析,形成检查报告,为加强对二甲苯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提供科学决策。